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271 噱头十足(求月票)  (第3/9页)
给勾上来了。    她抱着好学钻研之心,尚且看得呵欠连天,更何况是其他不相干之人呢?    常岁宁总结了一番后,得出结论,在这檄文满天飞的乱世之中,要想要写出一篇火爆的好檄文,首要的,便是噱头二字。    所以,她才斗胆“代天下人”。    她可是代了天下人,谁还不是个天下人了?单是听了这名头,甭管是抱有好奇还是挑刺之心,都想找来看看,如此,便将受众先网住了。    有了个好噱头,将人吸引了进来,只是第一步。    接下来,还需要言之有物,有扎实而吸睛的内容。    于是,常岁宁找来了身份处境不同的百名江南人士,官员富绅,商贾小贩,饥苦流民及文人墨客,以他们口中的徐正业,作为参考。    他们不正是切身见证经历了徐正业“匡复之举”的“天下人”吗?    此一篇《代天下人讨徐贼檄文》,仍在各处飞快地传阅着,乃至传出了江南之地。    上曰,【徐正业所过之处,民不聊生,强征抢掠之下,方有骆观临口中的“仓储之积靡穷”,野心大业之下,所积累累白骨,皆为无辜百姓尔。】    【此等残暴不仁,滥杀无辜,草管人命,下窃于民,上窃于国之贼,怎堪配提及“匡复正道”四字?】    又细数徐正业罪状,虽略有夸大之辞,但皆基于事实而言。    数百字间,即可见得一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