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农庄  (第6/7页)
后来家里败落,他不得已从了军。    在老兵中,他属于那种即有文化又有威信的难得的人才。    他在一场战斗中,丢了左胳膊,眼睛也瞎了一只,加上脸上的大疤,看起来面相十分凶恶能吓哭小孩的那种。    但这并不防碍蒋禹清对他的欣赏。    英雄,值得尊敬!    见大家都愿意去,蒋禹清也放了心。请他们在这里再等一天,她要把先前订的那些东西都取回来,送去农庄才能安置他们。    回城后,蒋禹清就上车马行雇佣了一队马车,先回府拉了两车白米,之后又去粮铺买了些粗粮和白面。    再去关大城的铺子里装上生活用品,最后去了绸缎庄取了订制的被褥。    想到那群衣衫褴褛的老兵,蒋禹清看着差不多的号数,每人又给买了两身成衣。并配了剪刀和十个针线包。    衣服肯定有不合身的,配上针线包,他们可以自己改,将来破了也可以自己补补。    这不是笑话。蒋禹清在大营里的时候,亲眼看到好多伤兵,一边养病一边拿针线给自己缝补衣物,甚至缝得很不错。    其实也不难理解。大夏的将军们治军严谨,军营里是没有女人的,更没有军妓。    日常训练也好,打仗也罢,衣服难免会有损坏。    因为军费有限,每人每季就只有两身换洗的衣服。破了只能自己补,想换新的那是做梦。    时间一长,他们都练就了一手不错的针线本事,至少比她强多了。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